一年前招聘一位产品经理的事情我印象深刻这位产品经理在简历上附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文章链接众多求职者中他是唯一一个这么做的令人耳目一新。他的文章中规中矩但既然能写出点东西来想必她肯定很有想法于是安排面试聊了聊。聊完后感觉很一般当时我内心客观的结论是:不推荐但考虑到他的学历和大厂实习背景较优于是推给领导决策后来领导决定招他进来。没想到两个月后就以“能力不行”将其开掉了。 这位产品经理入职后我仔细观察过他。他对自己所负责的领域并没有专业的见解更没有个人独到的经验。
因此他写的那几篇文章的真实性就 意大利电话号码表 很值得怀疑了。 专家学者都经常学术造假何况普通人编写的文章呢? 我们网上看文章乃至平时读书都一定要带着辩证、怀疑、批判性的思维去看。 最近听了一期播客《利用好资源只是米上雕花抢夺资源才是真正的屠龙术》不禁引发我的深思:我们所学的知识技能都是建立在资源充足的条件上才可以使用的但没人告诉你怎么获取资源。 网上文章会告诉你做好好产品要按照步骤一二三……但却不会告诉你怎么去讨老板欢心怎么处理好人情世故怎么申请项目资金怎么跟搞好关系。
纵使你精通产品十八般武艺让你到了一个不好的公司里你也无可奈何——大部分的公司都不怎么“好”。 现实是无法完整描述的。所有内容都是作者经过高度抽象、提炼的同时作者会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显得更加正确忽略、舍弃掉他现实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这就会导致读者从文章中看到了开头和结尾但对过程一知半解最后难死在半路。 很多文章、书籍的都存在这个问题:方法论与现实条件不匹配。 现实条件不单指企业市场等外在条件还包括读者自身的内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