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世界充斥着令人反感的宗教情绪:报纸漫画和老套电影中对穆罕默德的描述引发了全球性的暴力抗议;美国南部的法院官员无视最高法院的判决,拒绝颁发同性婚姻许可证;在印度,受到印度教右翼暴徒威胁的作家 公开“死亡”,以避免不那么具有象征意义的死亡。
自个人信念的某些核心,但在每种情况下,我们都可以指出政治、社会化或媒体环境等因素促成甚至制造了宗教情绪。这一见解质疑了这种观点,即这些愤怒情绪是对先前冒犯或侮辱的自然反应。因为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感受,我们坚信它们的真实性,即使我们不同意别人的信仰,我们也能理解他们因侮辱他们所珍视的事物而感到“冒犯”。
印度的印度教右翼在制造和随后利用受伤的宗教情感方面表现出色。政治学家保罗·R·布拉斯记录了印度“制度化暴乱系统”的机制,该系统有计划地煽动印度教徒的愤怒情绪,引发针对穆斯林的大规模暴力,然后在暴乱发生后操纵暴乱的叙述,将其描绘成愤怒的印度教徒自发的自然反应。这类爆发的持续背景是印度教右翼的政治——包括印度目前的执政党印度人民党 (BJP)——将印度描绘成一个印度教国家,必须时刻警惕其穆斯林和基督教居民的“反国家”活动。尽管穆斯林、基督徒和达利特人(印度最低种姓)加起来只占总人口的 16.5%,但他们经常被指控违反印度教规范,而这些指控导致了真正的暴力。 “爱情圣战”和吃牛肉是近期一些幻想的组成部分,这些幻想被策略性地用来激起印度民族主义者的愤怒情绪。
对于作家来说,印度受伤的宗教感情的法律效力在 2014 年 2 月凸显出来。当时, 兼职数据 企鹅印度出版公司宣布,作为对印度教右翼活动家迪娜·纳特·巴特拉 (Dina Nath Batra) 的诉讼的回应,公司将停止出版芝加哥大学宗教史学家温迪·多尼格 (Wendy Doniger) 的《印度教徒:另一种历史》。巴特拉称多尼格是“一个对性饥渴的女人”,并指责她(尽管她是一个非虔诚的犹太人)具有“基督教传教士的热情”,她指责多尼格的书通过对印度教文学中情色元素的执着“伤害了数百万印度教徒的宗教感情” 。(《印度教徒》后来在印度重新出版,并且一直广泛发行)。企鹅出版公司列举的许多人认为这是向狂热分子的欺凌屈服的原因之一是其员工面临暴力威胁。
企鹅出版社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在一系列备受关注的案件中,“被冒犯的”印度教徒抗议一批学者的工作。他们最初关注的是非印度人和非印度教徒,但这种情况最终发生了变化。